爱分析:观远数据目前的产品线如何?
苏春园:
从产品部署的方式来看,观远数据的产品可分为SaaS版本和私有部署版本,并且两者可以无缝切换和迁移。
而从产品功能来看,观远数据为客户提供的是一站式的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解决方案。该方案支持 ETL导入并预处理数据,数据可视化,数据分析以及移动协作(移动BI)。此外,我们还通过AI技术为客户提供预测性分析与业务诊断,进而帮助客户更智能的决策。
爱分析:SaaS BI方面,显示层以下的数据仓库是否为观远数据自建?
苏春园:
观远会提供一个轻型、敏捷式的数仓。但如若客户有自建数仓,观远同样支持接入客户自有数仓,并可以很完整的复用甚至放大企业已有数据仓库的价值。
至于为何提供轻型数仓的原因,在于观远的理念是“轻、灵、快、易”,帮助客户尽快做到BI在具体场景的落地应用,在此基础上再行扩展到不同场景。
否则不具备数仓的客户在使用BI前需先消耗数月时间在数仓搭建上以后,再做BI构建,这其中耗时过多。
这也是观远数据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的缘故。
爱分析:私有部署版本,定制化程度如何?有无二次开发需求?
苏春园:
因为观远数据所服务对象多为大中型客户,故定制化需求和二次开发均难以避免,比如数据接入方式、客户内部权限体系打通等。
对此,观远数据通过标准化产品以及可配置的平台化能力予以解决。具体的实现方式可概括为两类:
,如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在对应行业较有代表性,观远数据将其抽象到公司现有产品内,我们的技术团队具备此类产品设计能力。
第二,如客户定制化需求不具备广泛代表性,观远数据会通过高对接/高可配的方式,通过开放一些平台接口或配置项提供解决方法,或者协助客户做定制化,这类满足方式基本不会影响到观远数据的标准产品线。
爱分析:观远数据所布局行业都有哪些?
苏春园:
主要是新零售、金融以及泛互联网。其中,观远数据对泛互联网的定义是指数据驱动型的互联网公司,以及转型中的传统企业的互联网业务。
爱分析:如何看待观远数据产品的竞争优势?
苏春园:
这从国内与国外两个角度来看。首先,在BI领域,国外厂商很多。
与他们相比,观远数据最大的特点是深耕中国本土市场。这有多大区别?说一个节奏大家就明白了,国外BI公司对于中国客户的本土需求一般都不是最高优先级,决策流程以季度、发布节奏以年度为单位,这就算很不错的了。
更多的时候,全球高管无法理解本土客户的需求和挑战。而对于我们来说,本土需求就是100%的优先级,我们的很多创新也是基于这个背景,比如端到端的一站式分析理念、本土数据源的对接、已现有业务系统的嵌入式分析、权限细颗粒度的管控、基于小程序/钉钉等国内生态的移动对接等。
另外一个很大的差异化,在我们观远数据看来,过去十年多的BI市场,全球的BI市场都更多的专注于如何“看”的层面,而不是如何“干”。未来的趋势一定是运用AI技术做预测性分析与诊断性分析,为客户提供“Actionable Insights”,输出真正可行动的决策建议,打通业务环节,构建企业的“决策大脑”。这是观远数据与其他公司在未来最核心的差异化,也就是观远提出的“AI+BI 让决策更智能”的核心定位。
爱分析:在所布局的行业,有哪些应用场景?
苏春园:
在新零售领域,主要的应用场景可以分为三类:
,经营分析。以有数百家连锁门店的零售客户为例,在经营方面存在单店管理、单品管理的很多核心场景。从业务角度,数字化经营能力是决定门店能否快速扩张的基石。以单店管理为例,任何一个门店表现有异常,观远数据会协助客户时间“数据追人”,发现哪些业务指标有可能的异常,甚至给到对应的店长、督导以及总部人员相应的决策建议。
第二,精准营销。包括会员分析,用户画像,用户复购分析、活动效果等经典实践,系统性的呈现会员资产的价值,敏捷的监控每次营销活动的效果,以及通过AI+BI。
第三,品类管理和优化。通过BI和数据分析发现潜在爆品和瘦狗型品类都在此类场景之列。
金融领域,观远数据服务的更多的还是银行客户,具体的场景则是经营管理分析、车贷业务、信用卡业务,客户生命周期管理,精准营销等。
至于泛互联网领域,则更多的还是针对客户需求对应的特定场景提供服务。